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资讯 / 没钱也能拍!小成本科幻片的惊喜与展望

没钱也能拍!小成本科幻片的惊喜与展望

更新日期: 2025-01-03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横空出世,大多数观众将科幻电影与大制作划上了等号。然而事实上,只要做得巧,无场面、无特效、无卡司阵容的小成本科幻片,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日影评》本期节目邀请到制片人、影评人姬少亭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不怕穷”的科幻片。



 快问快答







 五万、十万,也可以拍科幻片? 


在观众的印象中,科幻片总与“大制作”、“高成本”、“烧钱”等词条联系。《流浪地球2》的制作成本近9亿元、《阿凡达2》的制作成本更是超过了20亿元,这些经典大制作的成本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事实上,不少小成本的科幻电影也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按照投资的体量,可以将这些小成本的科幻片划分为三个等级:超穷、很穷和微穷。


“超穷”科幻片(几万级)



“超穷”等级的科幻片就是几万元预算便可以拍摄。如:什恩.卡鲁斯执导的剧情片《初始者》,该片由导演什恩·卡鲁斯自己编剧、主演和投资,制作成本不足7千美元,而票房却获得42.5万美元。


“很穷”科幻片(十万级)



“很穷”级别的科幻电影制作成本在几十万元左右,比如,由理查德·申克曼执导的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拍摄成本是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左右;而影片《彗星来的那一夜》拍摄成本也仅有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5万元。


“微穷”科幻片(百万级-千万级)



“微穷”级别的科幻片的制作成本大概是人民币百万到千万元左右。比如,被誉为科幻历史上“废土风”的代表作《疯狂的麦克斯》,它制作成本大约为210万人民币;2023 年孔大山执导的国产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制作成本大概是1000万人民币左右。


 小成本科幻片的优势 


与以特效渲染为主的大制作科幻电影相比,小成本科幻片没有经费去“造飞船”或者穿越到“异世界”探索,在视觉展现上缺乏视效卖点,所以更注重在内容上的探索深度,热衷于将故事设定在例如客厅、办公室等某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对一个科学命题进行更深入的、哲学的探讨。也由此展现出一种更为独特的科幻质感。


比如,近期上映的影片《疯狂星期一》讲述的是办公室的职员们陷入“星期一”的时间循环中,逃出循环的唯一方法是完成老板的梦想。影片借助科幻的形式揭露职场真相,员工们面临压力与疲惫,而老板却逍遥自在。影片上映后得到了广泛讨论,或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生活中的天马行空比遥远的探索宇宙更接地气,小成本科幻片摒弃传统科幻电影的宏大叙事,会与观众产生更加贴近生活的共鸣。



 小成本科幻片的“省钱经” 


小成本科幻片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限制,比如,《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创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使用木雕来制作宇宙返回舱的残骸。对此,姬少亭在节目中分享了三个小成本科幻作品的“省钱经”:



灵活设定


科幻电影常见设定有三种,分别为:平行宇宙,时间循环和第三类接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星人”。这三类设定在影片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经费是否充足进行调整,比如,著名的一日循环电影《土拨鼠之日》,主人公在小镇里循环,而成本相对较低的日本科幻电影影片《疯狂星期一》就将循环的范围缩小到一个办公室。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邀请著名演员徐峥利用大量特效出演神奇的外星人。而此类设定的平价版本则是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由主演们去寻找外星人,尽管整个影片均未出现过外星人,却也具有独特的科幻质感。



精雕剧本


剧本和演员的台词功底是影片质感呈现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比如经典的影片《彗星来的那一夜》剧作扎实、台词量巨大,看似是生活中的细小对话,实际上却细思极恐,影片开始女主角打电话的细节,从“我要带XXX上高速”变为“XXX带着我在高速公路上”,就在暗示电磁干扰下宇宙发生了错乱。



前置美术


小成本科幻电影的制作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尤其是美术设计与渲染方面。比如电影《机械姬》将大部分经费花费到AI机器人的身体的内部构造的设计上,半透明的身体里展现出复杂的机械结构,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觉震撼。影片也由此获得了第 88 届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



国产小成本科幻片的创作局限与展望


自 2023 年《宇宙探索编辑部》热映之后,国内的小成本科幻片的制作似乎进入了停滞状态。是电影的创作者眼光太高,还是创作能力没跟上呢?对此姬少亭认为创作者和行业都有相应的问题。


一方面,整个行业的创作者的能力相对薄弱,像孔大山这样有丰富的片场经验并且对科幻拥有深刻理解的导演目前比较少见。



另一方面,小成本科幻片的蓬勃发展依赖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基础发展,只有整个影视行业的土壤更加肥沃、工业基础得到的更大的提高,小成本科幻片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科幻新片动态



节目的最后,姬少亭对未来科幻领域影片的动态进行了点评:“从片单中可以发现许多像《流浪地球3》《我们生活在南京》《749局》这样的重工业作品,也不乏《狂野时代》《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这样相对成本较低的影片。期待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差异化的科幻作品。”科幻不一定只能拍大片,期待未来的中国的银幕上有百花齐放的科幻电影。


THE END
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