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资讯 / 这部电影终于说明白了,我们当年是为何而战?

这部电影终于说明白了,我们当年是为何而战?

更新日期: 2025-01-15

关于抗美援朝那场战争,尽管时隔七十多年,但每次国人提及的时候情绪上多以自豪、光荣等为主。严格地说,一般人对于抗美援朝缺乏立体的历史感知,战争片爱好者多以战场态势布局置景等方面评价影片的优劣,而以《志愿军:雄兵出击》的角度却可以让观众从两个层面全盘清晰地看待一场战争:

国家层面——为什么打?

战争层面——该怎么打?

任何一场事关国运的战争背后都有着领导层深谋远虑的筹划,抗美援朝也是如此。即便是在七十多年后回顾这场战争,通过电影,观众也能够清晰感知抗美援朝的核心意义:

这场仗,终于让新中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正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也让捍卫和平成为了这个新生国家的基调。

纵观整部电影的全貌,除了让人对一场战争有了客观清晰的认知外,还有一种情绪。

是的,有一种“勿谓言之不预也”(别怪我没警告你)的情绪。

这是中国人该有的情绪。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能让所有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满腔热血终究会被这一场“壮怀激烈”点燃。

再直白点儿说——

提气!

我们为何而战?《志愿军:雄兵出击》用从影片开始就阐述了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们也知道“打仗”这件事本身并不是最佳选择。电影中以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对周总理的一番数据解析说明了当时许多人的顾虑:

国庆一周年刚过不久的新中国和别人差距太大,各项数据显示战争的赢面很小。

彼时仁川登陆,“联合国军”一路越过三八线,在围殴朝鲜人民军的同时还“顺便”轰炸了鸭绿江以南,这段镜头里很多中国人浑身被火焰包裹,他们奔跑、惨叫。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他国飞行员的洋洋自得中,感受到一种刻入骨中的鄙视和理所应当,也可以从外交辞令上感受到一种蛮横无礼:

我错了?不重要,反正你得忍着。

我想,从1840年至今,“隐忍”是外人对中国的习惯性认知,即便在赢得了十四年抗战的胜利后,在某些程度上我们依旧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在部分国家看来,中国似乎永远是一块饱受欺辱却情绪稳定的土地。然而,这种傲慢的看法很快在已经觉醒的巨人面前被击碎。《志愿军:雄兵出击》将视角转至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上——“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成为后来大多数中国人对那场战争记忆最深的一句话。

一个人被尊重的前提是实力,一个国家被尊重的前提也是实力。

我们在抗美援朝之前被人摆弄的历史也随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动出击随之改变。即便当时诸多数据都在表示“危险系数”很大,国际格局下现实环境对我们很不利,甚至连信任的“老大哥”也会瞻前顾后,但敌人就在鸭绿江边,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蔑视着中国边境的军民。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电影中阳光洒在北京某处的屋檐上,琉璃瓦泛起闪亮的光泽,这是一个古老的同时也是新生的国家的底色,云雾缭绕下,决定国家命运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已经见证了这个国家苦难的人,他们终于做出选择:

让尘土归于尘土,让荣耀归于荣耀。

于是,百万大军跨江而战。

改变中国国运的战争开始了。

很多年前我看一段采访,被采访者是一位志愿军老兵,他说“当我跨过鸭绿江时看到朝鲜的老百姓衣衫褴褛,被战火折腾得不成人样,我们就在心里发誓,中国的老百姓不能也这样。”

所以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灰头土脸却目光如炬的战士带着浑身的火焰冲向敌人,用刀砍、用牙咬,直到战至最后一人。

像这样的战争场景很多,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倒下都让人心中一痛。镜头扫过寂静的战场,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永远停留在最后一刻的英雄儿女们残破不堪的身躯。导演在塑造志愿军形象的细节处颇有用心,灰蒙蒙的军服,或稚气或沧桑的脸庞,以及在生死瞬间的决绝。

不得不赞叹剧组在表现战斗时用镜头记录下的瞬间,我的眼睛随着每一帧的画面跳动真切感知到了战场真实环境的残酷,以及在战火中不断消失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原本他们应该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各自开始美好的生活,最终却埋骨他乡。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再被欺负了。”

没有浮于表面的大道理,只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他们还那么年轻。

他们再没有回来。

感谢我们的志愿军,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新中国自此换来了东北亚边境几十年的和平。甚至影响到了几十年后东南半岛,中国人可以气定神闲地说:

“这是线,看好了,你不能过。”

因为这些,驻联合国特派代表伍修权才能在联合国大会上说出那句“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结合朝鲜战场的战事与中国在国际上被刷新认知,这段情节在以往作品中较少呈现,这也是体现《志愿军:雄兵出击》具备大视野及大格局之处。

会议开始前,伍修权叮嘱同声翻译唐笙一定要把国名翻译准确,他说“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面前。”

同样,能让人记住国名的,也是这场战争。

电影最后抛出一个彩蛋:

张子枫饰演的李晓和朱一龙饰演的李想在战场上相遇。原本在联合国外交舞台为国战斗的小姑娘在后面的故事中竟也踏上了战场。

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一幕有什么感想,但当时影院里的观众都在鼓掌,似乎大家也心领神会:

电影里出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这个新生的国家做贡献。

同样在一部回忆录中我看到一句话:

“那时刚解放不久,单位里每个人每天都在下班后自觉留下来工作,每个人都想为这个新生的国家做点事情。”很简单的一句话,饱含了那个时代许多人朴素的思想。

《志愿军:雄兵出击》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思想,以朴实的方式和极具真实的年代感、专业性和鉴赏性全面复刻了关于“我们不能再被欺负”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呐喊。精准到小至一杆枪、一支钢笔都充满了那个年代的气息,包括每个演员都复刻了属于那个年代的精神:

战场之外,领导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战场之中,将士们穿插纵横视死如归。

恰是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朝气蓬勃”或“意气风发”,又或者“战无不胜”的底气就源自这些平凡的人。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我对此深信不疑。

但不好战,不代表不会反抗。尤其为了打破别人的惯性思维敢于做第一个“掀桌子”的人,也是在时隔七十多年后对那场为全体中国人带来荣誉的战争的致敬:

纪念逝去的英雄,珍惜和平的时代。

也要明白没有人会轻易付出自己的生命,能够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两件事:

理想和信仰。

为身后亿万人民不再被欺辱的理想。

为新生国家的万物和平发展的信仰。

感谢《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全体演职人员在国庆前夕为全国观众奉上一部关于“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的作品。

电影不是为了歌颂战争,而是试图告诉观众并唤醒人们心中的信念:

我们的名字能被世界记住,是因为我们曾经用生命捍卫过。


THE END
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