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资讯 / 《燃冬》《鹦鹉杀》都没成,影后周冬雨还有什么?

《燃冬》《鹦鹉杀》都没成,影后周冬雨还有什么?

更新日期: 2025-01-01

前不久上映的《鹦鹉杀》,可以说是9月争议最大的文艺片。影片在8月末才定档,看得出是想借着《孤注一掷》“反诈”主题和《燃冬》主创争议的热度上映,但最终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

目前影片的猫眼预测落点票房不到5000万,排片也被很多上映许久的电影赶超。虽然整体来看口碑和票房比《燃冬》强一些,但作为一部商业属性更强烈的影片来说,还是未达预期。

所以,《鹦鹉杀》的问题出在哪?主演周冬雨的问题出在哪?

这一点,还要从它和《燃冬》的高度「雷同」说起。


01 《燃冬》2.0

电影讲述了都市白领周冉在一次网恋中,被骗走了55万。循着骗子留下的蛛丝马迹,周冉来到沿海小城,并意外结识了小镇青年林致光和许照。周冉渐渐发现二人身上隐藏着自己受骗的线索,一场复仇之计也由此展开。

两男一女的角色配置,女主角还都是周冬雨,会不会让你想起在它之前刚刚上映的《燃冬》?

事实上《鹦鹉杀》定档最早被大家所讨论的,就是影片刚开始发布的预告海报:

章宇戴着眼镜高度神似刘昊然,张宥浩的侧脸也有点像屈楚萧,难怪会被观众称为《燃冬》2.0。

片方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后续发布的海报只有周冬雨单人,或是在三人的基础上加上李梦凑成四人,避免观众往《燃冬》联想。

虽然《燃冬》和《鹦鹉杀》创作于同时期,题材和故事也没有丝毫联系,但由于宣发的错位,又赶上这样的一个前后密集上映的时刻,难免会被观众拿来做比较。

喜欢《燃冬》的影迷对《鹦鹉杀》会有艺术向的高期待,但看完后发现并不一样;而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可能直接就放弃观影,这也使得《鹦鹉杀》在宣传上显得十分拧巴。

如果我们来看剧本脉络、人物关系设计、影像风格会发现,它与《燃冬》确实高度撞型。

比如《鹦鹉杀》的开始,是被骗的周冉来到临海小城,在这里遇到了林致光和许照,这像不像刘昊然饰演的浩丰来到北方小城,遇到了娜娜和韩萧?后面三个人以一种近乎于茫然的状态相处,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碰撞,林致光和周冉,许照和周冉,林致光和许照,他们之间都暗流涌动着某种程度上的暧昧与情愫。这与娜娜、浩丰、韩萧的关系高度相似,只不过一组在白雪皑皑的北方,一组在闷热潮湿的南方。

影像风格上,影片都运用了大量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镜头,虚实相生,观众有时候要分辨哪一部分是此刻发生的,哪一部分是角色甚至是创作者的思维延伸出来的。

同时,演员都有大量没有台词的情绪戏,就像《鹦鹉杀》的结尾,周冉和林致光在火车上对视,一切情感尽在不言中,这也不由得会令人想起《燃冬》中娜娜和浩丰在浴室里的分别,通过对对方身体的抚摸,表达出了不舍却一定要走的离愁别绪。

当然从技法上来看,有着多年拍摄经验的陈哲艺,肯定要强于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麻赢心,但麻赢心胜过陈哲艺的地方在于,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在故事与情感的处理上更加细腻,可以说两部电影是各有千秋。

当然,最后影片的评分也非常相近,《燃冬》目前豆瓣6.1,《鹦鹉杀》6.2,都是将将及格、半斤八两的状态。

对于期待这两部电影很久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口碑成绩,无疑是很令人遗憾的。

02 把骗子浪漫化不可取

如果抛开与《燃冬》的高度撞型这一点不谈,《鹦鹉杀》从制作到宣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最终票房失利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把骗局和骗子浪漫化,导向不正确,令观众找不到导演的创作重点。

电影打着警惕“杀猪盘”的旗号,很多观众抱着想进来看看“杀猪盘”是如何运作的猎奇心态,这一点《孤注一掷》做得比较好,大量生猛的奇观冲击了观众的眼球,也令观众在观影后提升了反诈意识。

但《鹦鹉杀》的本质其实是一部爱情电影,电影中的周冉和林致光,一个是受骗者,一个是骗子,都有些恋爱脑,尤其是周冉很早就认出了林致光就是骗他的人,却还在和他进行情感上的拉扯,甚至有些时刻徘徊不定;而林致光的行为动机更是令人费解,明知道周冉找到他一定是为了报复,却仍心甘情愿地与她进行更多的接触,这要是放在《孤注一掷》的世界里,可能早就斩草除根了。

虽然《孤注一掷》里也有孙阳饰演的阿才放走安娜的“恻隐之心”段落,毕竟只占了极小的篇幅,无伤整体的观感;但《鹦鹉杀》全片都聚焦在两人的拉扯中,尤其是后来李梦作为电影中唯一“头脑清醒”的角色,试图杀掉林致光,周冉却又把林致光救起,她虽然有着自己的逻辑,想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报复,但还是会令观众们觉得难以理解,而林致光遭此大难,也选择不予追究,只是要带着周冉离开。

现实生活中的“杀猪盘”如果会有这么妇人之仁的骗子,那可能很多悲剧也不会酿成,这样的导向,和警惕“杀猪盘”的宣传语完全不相符。

其次是影片的留白太多,观众抱着看《孤注一掷》爽片的心态而来,满头问号地离开。

这一点可能更多地集中在许照这个角色的设计上,作为三人关系中重要的一环,许照的很多行为动机有点令人摸不准。他一开始对于周冉是真心的吗?他和林致光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到后面为什么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发现了林致光和周冉私下情愫渐生吗?

这些当然给出了观众足够解读的空间,但相较而言,《孤注一掷》几乎是把所有的内容直给观众,甚至不需要观众过多地动脑去思考,符合爽片的设定,这也会成为影响票房增量的点。

同时剧本全靠巧合来编排,从与骗子的重逢,到骗子最后付出代价,故事不够全靠巧合凑。《鹦鹉杀》的巧合未免太多了一点,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完全建立在巧合之上的电影。

虽说无巧不成书,但巧合太多故事失真,到后面观众根本难以信服,感觉最后只是在强行点题,为了成全周冉也要用爱情骗林致光的剧情设定,同时结尾也会让很多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的观众,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被诈骗可以挽回”的想法。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在暑期档热度太高,也拉高了观众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期待。尤其是涉及到骗局的电影,观众会自然地将几部作品进行联系与比较。

最后,台词故作文艺,没有可出圈的爆点。《鹦鹉杀》在抖音平台上的最高赞视频,只有20.7万赞,内容是周冉发消息发现林致光拉黑自己后心碎的瞬间,这样的内容并不具备大规模出圈的特性,相较《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多个百万赞视频,这样的宣发效果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总的来说,《鹦鹉杀》是一部标准的文艺向作者电影,却用商业片的模式来包装,突出悬疑、犯罪,甚至爱情等元素,但最后很难令观众买账。


03 影后还是票房毒药?

值得一提的是,《鹦鹉杀》主演周冬雨今年接连有几部作品上映,票房都不够理想。

无论是像《长空之王》这样的商业大片 (最终票房8.5亿) ,还是《长沙夜生活》这样群星参演的文艺片 (最终票房2068.2万) ,周冬雨作为“三金影后”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

曾几何时,周冬雨曾经是90花在市场表现上的扛鼎人物,2018年《后来的我们》13.61亿,2019年《少年的你》15.58亿,就是追溯到10年前处于上升期时候拍的《同桌的你》,票房也都有4.55亿。在目前中国女演员票房成绩排行榜中,周冬雨排名第二,仅次于“喜剧女王”马丽。

但暑期接连上映的这两部作为一番的作品,风格雷同,表演方式也高度同质化,娜娜和周冉这两个角色说是一个人观众也都相信。 当 观众们冲着周冬雨进入影院,发现总是出现这样货不对板或作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渐渐地也会对这名演员失去信任。

前面提到的马丽其实也处于同样的危机之中,近几年她接了多部像《阳光劫匪》《测谎人》《李茂换太子》之类的低质作品,也消耗了观众对她的好感。

周冬雨在表演上最大的问题还是一直停留在表演舒适区里,所有的角色没有突破,一直以“周冬雨”的方式去诠释所有人物,观众自然审美疲劳。能感觉到周冬雨是那种非常需要获得导演准确调教的演员,她是“谋女郎出身”,拍《山楂树之恋》时表演还比较青涩,但是非常淳朴,完全没有表演痕迹,这在当时的中国影坛可谓是一股清流。

后来她遇到了另一位非常适合她的导演曾国祥,《七月与安生》中的“安生”和她本人的性格高度相似,叛逆、天马行空、向往自由与不羁;《少年的你》中的“陈念”与她本人反差极大,但剧本足够好,为角色的成长和演员在表演上的丰富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像《喜欢你》《指甲刀人魔》,包括《燃冬》《鹦鹉杀》,很难复刻之前角色成功的原因之一,其实一直以来,周冬雨都没有脱离开“安生”与“陈念”这两个角色的表演方法,只不过在角色像自己一点的作品里可能是“安生”,在离自己远一点的作品里可能是“陈念”,两种模式不断切换,但始终没再看到新的亮点。

接下来周冬雨还有《平原上的火焰》《热搜》等一番作品,《热搜》刚刚定档12月1日,这次她将饰演一位自媒体主编,看之前在FIRST影展放映后的评价,对她的表演争议仍然很大,有说做到了十足的突破,有说表现令人失望,我们只能谨慎期待。

而即将在国庆档上映《坚如磐石》中也有她,但在宣传中已经弱化了她的存在,也是明智之举。

经过暑期档的洗礼后,中国电影市场变得愈加残酷,很多有着知名影人的电影,却都没有获得应有的成绩。

无论电影还是艺人,找准自己的定位都很重要,《鹦鹉杀》和周冬雨,也算是给大家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THE END
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