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国产电影,全靠他带飞?
“什么样的电影会爆?”
这是这个暑期档,频繁被提及的一句话。
毕竟。
最近大爆的这两部电影,事前,没人能想到——
《孤注一掷》,截至目前28亿,预计总票房38亿,大概率是暑期档票房冠军。
《消失的她》,目前35亿,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峰值,坐稳了亚军宝座。
但为什么是这两部?
Sir觉得,答案就在于,同样是频繁被提及的一句话:
“电影越来越短视频化了。”
它们戳中了社会的痛点,打击了邪恶,伸张了正义,让人们“出了一口恶气”。
就连走出电影院,都感觉非常“爽”。
但大家还是会觉得,和以前电影的那种爽,不同了。
区别在哪?
为什么很多人又会总结为“短视频化”?
在Sir看来。
并不是电影变得更短视频了。
只是今天大众的爽点变了。
短视频和电影,都只不过是迎合了同一种需求。
只不过短视频一马当先,电影也开始后知后觉了。
01
爽的冲刺
还是从一个删减片段说起。
Sir是在《孤注一掷》的短视频里,才发现,安娜原来是有家人的:
她有一个病重但沉迷赌博的母亲。
这是导致她决心踏进赌场,成为荷官的重要原因。
作为安娜这个人物,本该是充满矛盾的——自己痛恨赌博,但却又逼不得已进入这个行业赚钱。
但是。
删除了安娜的家庭线之后,她的动机就变得异常简单,她变成了一个只是为了赚钱而走向不归路的落魄模特。
这对角色的影响极大。
那么,为什么会删掉这段?
除了片长原因,Sir觉得,更重要的是,对于这部影片来说,人物是否丰满,是否复杂,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
是否有助于立竿见影地挑动起你的情绪。
在这个基础上。
让一个角色变得丰满与复杂,会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思考太多,而这,有可能是发挥“情绪价值”的一种“阻力”。
是的。
对于“短视频化”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情绪价值。
我们看短视频往往是要获取情绪价值的。
几分钟的时间,或喜或悲,或愤怒或沮丧,总是要有一定的情绪价值才会促使我们去点赞,去转发,这是它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它面对的直接是C端观众,更因为,“留住观众的目光”和“促使观众转发”是短视频能不能经受市场检验的重要标准。
所以,短视频的创作要讲的不是“艺术性”。
而是当下性和情绪性。
换言之。
就是,能不能吸睛,能不能让人“爽”。
而“短视频化”的电影呢?
虽然电影的创作周期要比短视频长不少,但精明的电影人们也能“去芜存菁”,抓住当下和情绪两大法宝。
拍出“爽片”。
细究下来,这些电影往往都有下面这几个特点:
容易上手,在几分钟内,就能快速获得基本信息,并抓住观众眼球。
切中当下,它们紧跟着时事热点。
碎片化明显,就算你期间玩一会手机,也可以很快接上剧情发展。
脸谱化角色,有着容易激起强烈情绪的角色,好、坏、善、恶都很明显。
以及,见缝插针加入金句,升华电影价值观。
就拿暑期档两部头部电影来说。
《消失的她》。
讲述了一个女子在异国他乡被害,于是girls help girls,众人抽丝剥茧,追查真凶的故事。
但它主要内核是在谈论的是女性主义么?
不。
是渣男的恶。
《孤注一掷》。
讲述了一个被骗入异国,结果进入诈骗集团,最终苦苦对抗,逃出生天的故事。
但它是在谈论人性在赌博中,所展现矛盾、痛苦么?
不。
是诈骗的恶。
电影其实都在满足观众的第一需求——
找到一种恶,然后狠狠鞭挞。
而表现手法上,通常也是直给+一定程度夸张。
《消失的她》里。
文咏珊有一段戏是要用酒瓶敲自己头,并有鲜血滴下来,开始第一遍的血,很接近真血。
但,导演示意道具组,特地让血变得更浓稠。
要的是冲击力。
创作最关心的,是情绪。
而这情绪,是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恐惧”。
大众需要坏人。
那么电影,就制造出坏人出来供大家发泄,他可以是渣男,也可以是骗子。
最主要的。
他们才是我们过得越来越憋屈的“元凶”。
这也是为什么,《消失的她》之后“分手短信”那么流行,《孤注一掷》之后连小朋友都知道缅北可怕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电影已经不需要展现更复杂多维的信息。
只要找到精准的爆破点,就能掀起一波浪潮。
02
看电影还是“奔现”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切是怎么产生的?
似乎不久以前。
短视频还只是电影宣传的一个平台(例如《前任3》),如今,反而主导了电影的票房表现?
不得不提一个被忽略了好久的词:网大。
曾几何时,短视频与网大,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好兄弟。
比如说林正英。
一直以来,他都是某音上的华人明星“顶流”,其道士形象,热度总是居高不下。
也正是如此。
发现“短视频”与“网大”观众重合率高的创作者们便不断地打造出“伪林正英”的电影,这里面有形形色色的“六叔”,有各种各样的“驱魔”,甚至于还让钱小豪再度风光了一把。
结果呢。
他们的确成功了。
可以这么说,“短视频”和“网大”,曾经在互相验证中,找到了彼此的流量密码,而后,这种“密码”不断延伸,不再局限于某个形象,它可以包括某些话题,某些情绪,某些事件,总之就是,很多网大和短视频的趋同性越来越强,爆款的联系性也越来越紧密。
而现在。
这种联系,终于轮到了院线片。
一个现象。
就像早期的网大,现在的院线电影宣传,极度依赖短视频平台。
相比于传统宣传中更注重卡司、口碑,在短视频宣传的平台上,他们更在乎的,则是话题。
举例来说。
《孤注一掷》的短视频发布现场拍摄的视频,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缅甸诈骗集团现场一般。
话题直接引爆。
这比常规的预告片宣传有效多了。
更让人吃惊的则是《我经过风暴》。
还在点映期间。
宣发团队就直接将电影的结局放了出来。
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女人反杀家暴丈夫的噱头,是足够引起转发的。
再看看《我经过风暴》制作的留言合辑——
眼熟么。
#多一个人看这个,少一个人受伤害。
#治疗恋爱脑。
嗯……Sir不想说“模仿”,只是如今的宣传与电影本身,的确越来越远了。
这样的传播方式就导致了。
受众最初是因为事件或话题而被吸引。
上电影院看电影,成了打卡和“奔现”。
这当然能为电影吸纳“出圈用户”。
问题是。
当一部电影完全按照“爽片”的模式,从制作到宣发都强烈依赖短视频平台。
是否意味着传统中的“正经电影”,正在式微?
03
谈论电影,是不是太怀旧了?
在豆瓣短评里,Sir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留言:
“怪《我不是药神》开了烂头,靠抓几条热点,骗钱。”
网友的意思是,《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实题材爆火让许多人似乎抓到了“流量密码”,开了个坏头。
但,要Sir说。
还真的怪不了《药神》,毕竟,在《药神》里,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形象。
比如,程勇。
剧本设计了印度格列宁的三次药价变化——
开始,他缺钱,所以,定价是5000一瓶,赚得盆满钵满;
一年后,假药贩子跑路,病友因无药可吃而自杀,他又走上卖药之路,开价500一瓶,平本;
最后,印度格列宁工厂查封,只能卖零售,印度药房2000一瓶,程勇还是卖500元,亏钱。
至此,人物弧光完全展现。
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角色,而并非,粗暴地去将他们简化为“符号人”。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它通过镜头语言的表述,通过剧本的刻画,人物动作的细致处理,让观众沉浸在电影中,随着人物的命运走向,而感动、叹息、动容。
它不用明说。
你就能在心里感受到些什么。
比如这个镜头。
当程勇二次来到印度,再次为了买格列宁时,他在烟雾中看到保佑众生的各神像时。
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此时的内心,开始由人到神的转变。
那么。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Sir觉得。
创作者或者观众,无论怪罪哪一方,其实都有失偏颇。
导演拍片的初衷不一定就是要做一部“短视频化”的电影,观众选择的初衷也不是要在影院看两个小时的“短视频”。
导致这样的结果。
很可能只是一次“相互成全”。
一方面,电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品,它身上的商品属性注定它不会纯粹,尤其是当下,电影的评价体系混乱,最“确切”的坐标只能是票房,于是相比于“艺术家”,人们也就更愿意做一个“产品经理”型的导演了。
而另一方面呢。
观众也是如此,相比于电影的艺术性,普通观众更在意的其实是电影的社交属性,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只要电影不太烂,只要有话题,就有人买单。
于是。
在票房的压力下,在大数据的引导下,很多电影也就从“引领”价值观,变成了“迎合”价值观。
先锋,也就变成了投喂。
但。
存在并不代表着合理。
电影不该如此,也不能一直如此。
如果所有的电影都变成计算着恐惧、愤怒的工具,变成了贩卖着所谓情绪价值的渠道,那么真正的,完整的,有深度的艺术表达,又该何去何从?
那些好的电影。
所产生的化学作用是让人产生反思,而并非直接为一件事,一个现象下一个二元论的定义。
我们需要那些看完之后,意犹未尽的电影。
就如《色,戒》,虽在最后你无法认同王佳芝的选择,但你总会为她最后扑向爱情的决绝而打动。
或是《花样年华》里,周慕云与苏丽珍的婚外情本是不道德的,但,你还是会为他们彼此若即若离之间的暧昧情愫而牵动。
而当“短视频化”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占领票房榜,那些让我们长久沉迷其中的电影,都将变成怀旧。
当然。
电影和短视频绝非二元对立,Sir在此也并不是否定短视频。
它只是顺应需求、呈现当下的一种载体。
现在的大众,普遍要求着更短、更快、更黑白分明。
电影没有能承载这部分的需求,那么观看的习惯自然流向短视频。
与其说是“短视频电影”挤占了电影空间。
不如说是受众早已转移,“短视频电影”闻风而动,开始和短视频加入了同一场注意力争夺赛。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就连贾樟柯都说:电影恐怕也到了向短视频学习的阶段。
但,学习并不是照搬。
否则。
恐怕就像香港80年代新艺城由碎片化、段子化的方式“拼凑”电影,致使港片走向明星化、奇观化的道路一样,国产片也会逐渐走上一种大数据铸就的伪“现实主义”道路。
到那时。
我们可能会不在乎剧本的好坏,只看它是否与热点有关。
也不在乎艺术的高低,只看它能否讲完一个故事。
所谓的人性复杂、道德反思、观点碰撞、审美多元……统统都会变得稀缺而边缘化了。
而这些,损害的到底是谁呢?
是影迷?
还是国产电影的未来?
金世佳主演电影《最好的相遇》:治愈之旅,爱的真谛!
2105 电影资讯 2025-01-03汪小菲凌晨喊话大S各自安好 目前该博文已被删除
1569 娱乐新闻 2025-01-04一定要保护好张译
1564 娱乐新闻 2025-01-03《康斯坦丁2》宣布被砍!遭到烂片牵连,项目进展十分绝望
1553 电影资讯 2025-01-03经纪公司否认李到晛上半年入伍:具体日期还没定
1523 娱乐新闻 2025-01-03赵雅芝酒红色长裙亮相海南电影节 仪态雍容优雅万千
1467 娱乐新闻 2025-01-03郭晓婷回应站过车保罗 表示提议没被采纳是合理的
1466 娱乐新闻 2025-01-0461岁杨紫琼回马来西亚跨年,带法拉利总裁男友聚会,二人感情稳定
1464 娱乐新闻 2025-01-03《芭比》发布预告 真人芭比开启喜剧冒险经历
1460 电影资讯 2025-01-03emmm,这惨不忍睹的爱情
1440 娱乐新闻 2025-01-03官宣!张若昀66集古装大剧即将上映,预约热度赶超《庆余年2》
1439 电影资讯 2025-01-03韩国总统夫人抢老公风头又被喷!脸越来越假,失礼翻车争议多~
1425 娱乐新闻 2025-01-03“生不了孩子”的奔四女老师,出轨自己学生,结局太现实
1403 电影资讯 2025-01-03被爆料养干儿子侵犯名誉 蒋雯丽将"娱记"诉至法院
1371 娱乐新闻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