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宇宙级荒诞科幻喜剧,他的脑洞戳疯我笑点!
新人导演长片处女作,豆瓣开分8.7;
平遥电影节横扫四项大奖,引发过圈内不小骚动。
就在你想象它有多优雅深刻触及灵魂,没想到各种操作骚断腿——
预告画风,没有食用成吨的金坷垃梗是剪不出来的;
定档日期,4月1日愚人节,把“开宇宙玩笑”打在公屏上......
先睹为快的幸运儿中,有人说它是《走近科学》大电影,有人说它是荒诞神(精病之)作,一边编排造梗一边送上五星。
总之,就算还没看,这部电影也能以各种先 声 夺 人,将你的好奇心吊到顶格。
而看完之后,你满脑只有一个疑问:
这得啥样的奇人,才拍得出来这样的奇片啊?
跟导演孔大山聊完,疑问变成了感叹:这样的奇片也就他拍得出来!
孔大山和他的作品,气质相当统一。
你难以用三言两语下定义。
惊吓、搞笑、催泪、高燃,放在他的创作谱系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电影,更像是帮助我们打开身上的感官与毛孔,让故事里每个细节都变得至关重要、意味悠长起来。
记得看完《宇宙探索编辑部》当晚,院长对搜索引擎下了命令:一秒内我要知道这个男人全部的信息。
随后,又激情考古了他在上学期间拍的所有短片。
看完解了惑了,一切早有预兆:
原来真的有人从创作最初就自带鲜明的作者风格。
《法制未来时》,用像素级还原的新闻抓捕镜头,虚构了一出“文艺片闷死人”事件。
刻骨又爆笑的文青自黑,曾经在互联网上四处疯传。
导演倾情出演犯罪分子孔某某
这种幽默戏仿,在《宇宙探索编辑部》运用得更加入木三分。
从人物造型到全损画质,完美复现九十年代的录像带质感。
在还原土味现实方面天赋异禀,不过孔大山最迷人的是那股要命的浪漫。
《少年马力傲的烦恼》里,沉迷玩游戏的马力傲看似与其他男大学生并无两样。
实际上,他拼命通关是要找到一条时光通道,这样他就可以回到遇见爱人的那一天。
《长夜将尽》里,马力傲又摇身变成哑巴矿工,他与外界无法沟通,只顾埋头写小说。
每晚写到沉沉入睡后,笔下的女主就会跑出来,跟他谈谈心、跳跳舞。
就像一位城乡结合部摇滚诗人,把世界的粗粝与荒诞写成一首浪漫至极的诗歌。
而《宇宙探索编辑部》,无疑是他目前写得最动人的那首。
唐志军(杨皓宇 饰),一家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编,他笃信外星文明是推动人类再次进化的唯一希望。
三十年过去,他随着杂志社一起落魄潦倒,但是寻找外星人的热情始终未灭。
电视机的雪花点,在他眼里可以监测宇宙异常波动,日常为我们演绎什么是一本正经地胡言乱语。
虽然贵为主编,但是编辑部没有人听他说话。
同事秦彩蓉(艾丽娅 饰)无情拆穿他:说白了就是个民科。
等到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唐志军就没有那么突兀了。
因为一路上他遇到了更多更怪的奇葩——
头上顶锅的少年孙一通:
开“宇宙飞船”的陨石猎人:
冰箱冷藏“外星人”的村民大哥......
哈哈哈哈离谱!每个人出场都长在笑点上。
在常人眼里,他们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
总之,精神状态都有些令人担忧。
秦大姐再次一眼看穿:什么寻找外星人小分队?其实就是神经病大聚会!
你何时看过这样的科幻片?
没有宇宙浩瀚,只有乡土中国;没有未来美学,只有颗粒感现实;没有救世主,只有不被理解的“精神病”......
既“土”又“飞”,既荒诞又写实,粉碎了我们对“科幻”二字的所有预期。
但谁说科幻只有一种诠释。
正如国产硬核科幻代表人物郭帆称赞的那样:
孔大山探索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梦幻联动
《宇宙探索编辑部》犹如狂放随性、不拘一格的组曲,而其中的每个音符,孔大山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精准把控——
作为跋山涉水的公路片,选择手持摄影似乎在情理之中。
特别之处在于,孔大山还要让镜头表演“不专业”,延迟、晃动、虚焦都是有意为之,这样才更接近我们的主观视觉感受。
剪辑上,用跳剪来重塑演员表演,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
“如果你不用跳剪而是长镜头让他去说出那些台词来的话,你就会觉得很假,就会显得很像在背台词,太流畅了,因为正常说话不会那么流畅。”
细看的话,会发现整部电影精炼到每句台词都不多余。
电影里用了大量素人演员,自然得没有一丝表演痕迹,令人想不到的是,大爷大妈们的一举一动并非即兴,而是剧本设计:
“在剧本阶段先帮他们规避掉一些表演上的难题,他们人物的设置,他们的台词,他们说话的逻辑,其实都帮他们设计好了。”
除了少数几个是当地村民,大部分素人演员都是专业的群演或者剧团演员。
配乐也很有存在感,比如老唐骑驴淌过溪流,犹如堂吉诃德与桑丘附体。《南国野兽》的电影原声,将这一刻的荒诞美学推至最高潮。
说到这,孔大山还有一个绝活——边听音乐边写戏,随着旋律起伏创作相应的场景,所以在他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电影的配乐。
为什么音乐品味那么好
在这里插播一个冷知识:孔大山以前玩摇滚,在乐队担任贝斯手。
脑洞跳脱离奇的孔大山,似乎自带一股天才的神秘感,但拉近一看,他也有与我们共通的地方。
就像《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刷新了我们的观影体验,而组成这种观影体验的每种元素,都让人DNA狂动、似曾相识。
故事灵感来源,相信不少人还有相关记忆——
2013年,山东一村民声称自己电死了外星人,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骗局。
电影里复刻了这一幕,但是在孔大山这儿,村民并没有骗人——“为什么这个劣质玩偶就不能是真的外星人遗体呢?”
顺着这个脑洞,才有了这个荒诞不经的另类科幻故事。
重要道具宇宙功德箱,来自周星驰的《破坏之王》。
阿星为了练武,被达叔骗得一毛不剩;
老唐为了找外星人,成了第一个捐赠520块的“怨种”。
在常人眼里是荒诞骗局,但在主角看来,那是离梦想更近的时刻。
中文片名源自经典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我们记得葛优们金句频出的《人间指南》编辑部,却忘了他们隔壁还有一家不知名杂志编辑部。
在孔大山的设定里,那个编辑部就是老唐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只要他想,就能跟任意宇宙联动。
再比如英文片名Journey tothe West,致敬了我们的童年回忆《西游记》。
“我觉得它跟《西游记》的内核也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人带着困惑、他的难题,去踏上一个寻找答案的旅途。”
唐志军对应着唐僧,寻找外星人就是去西天取真经。
孙一通对应着孙悟空,头上的铁锅是紧箍咒,不断变长的外星人腿骨是他的金箍棒。
而秦大姐,小分队里唯一一个来公费旅游的。
享受生活、爱打退堂鼓、抱怨拆台,这些特质跟二师兄如出一辙。
背着沉重行李的那日苏,最后加入的敏感少女晓晓,跟沙僧、小白龙都能对应得上。
细品之下,细节爆炸。
社会观察和迷影情结被他自然巧妙地融入故事中,让电影处处充斥着找彩蛋的快感。
这些我们共有的文化基因,让电影有着独一无二的辨识度,也让我们打心底产生文化认同和亲切感。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之前,你不知道宇宙浪漫竟可以如此接近于人间烟火。
孔大山不仅爱跟经典联动,还爱跟自己联动。
比如他一贯喜欢将前作里的痕迹,延续到下一部作品里。
《少年马力傲的烦恼》《长夜将尽》《春天,老师们走了》,我愿称之为“马力傲三部曲”。
相同的角色名被赋予到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上,一但发现会有老友重逢般的快乐。
福娃头套、HelloKitty加湿器等道具,反复出现在他不同的电影里,像是串起了平行时空。
它们与环境和人物形成的反差感,也让画面变得更加鲜活。
《春天,老师们走了》
“就有某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也是自己跟自己的梦幻联动。如果有人发现的话你会很有乐趣。”
一个人偷偷制造不足为外人道的乐趣,又想这种乐趣被更多人发现——
天才的神秘外更有一丝狡黠,仿佛在跟观众玩藏宝游戏。
孔大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也成就神来一笔,与电影形成互文。
孙一通的扮演者王一通,同时也是电影的联合编剧。
“电影里的诗都是他写的,除了《蜀道难》。”
孙一通没有72般变化,但是他会写诗。
诗歌就像是咒语,召唤出电影里每一个神奇时刻,也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震撼。
按照孔大山的说法,这个人物写着写着,慢慢就变成了好友王一通本人(王一通本人极力否认:我没那么呆)。
有自己的小世界,借助文字和思想超脱日常。
就像孙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外界眼光很难撼动得了他。
还有一个人,甚至比孙一通更为玄妙。
采风的时候,孔大山去过一个叫“首届星际文明探索论坛”的大会,里面聚集了全国顶尖的UFO专家学者和爱好者。
就是在那个会议上,孔大山认识了后来出现在片子里的崔大姐——一个坐在编辑部里每天自言自语“宇宙大爆炸”的背景板人物。
“她知识结构非常的丰富,就是导致我没办法跟她交流,因为她的知识结构太庞杂了,我完全听不懂。”
孔大山没有帮她写任何台词,只有一句指令——
“开机了崔大姐,你说话吧。”
崔大姐的本色出演,为编辑部的日常添上了最完美的一笔。
“我本来给她设计的就是:每天坐在那自言自语上班下班,没有人搭理她。可能顶多就是秦彩蓉走的时候会跟她打声招呼,或者唐志军在说那个宇宙巴拉巴拉的时候会让她'先别说了崔大姐'。平时就像空气一样的,没有人会意识到她的存在,但是大家每天又很和谐地在那相处。”
难怪孔大山把电影命名为“电波系”类型片:
“因为拍这个电影认识了很多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朋友,因为电波把大家联系到了一起。”
这电波同样感染了观众并引发千奇百怪的观影“后遗症”——
有人路演顶着孙一通同款铁锅出现,有人送主创胡萝卜和功德箱,还有人把预告剪成了牛逼哄哄的互动游戏......
孔大山的创作论证了那句话: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与其竭力模仿他人成功的套路,不如用真诚的私人经验和趣味,开启中国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表面上,孔大山热爱“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嬉笑调侃人间;
但玩笑开到最后,就能感受到他的底色其实是细腻而敏感的人文关怀。
《长夜将尽》的结尾,矿工马力傲的小说被领导付之一炬,想象中的女孩消失了,他人生唯一的出口也破灭了。
哑巴的嘶吼被轰隆隆的火车声淹没,让我们窥见人心里无声的裂痕。
从狂人幻想回归现实,最终剥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宇宙探索编辑部》亦如是,故事没有止步于外星人奇闻,而是落脚于唐志军的情感创伤。
“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外星人给不了唐志军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必须独自面对伤痛,消化生活的苦难。
当麻雀涌出洞穴,带着外星人离开。
那一刻,父爱、终极追问、精神冲击交织在杨皓宇的神级表演里,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久久回不过神来。
“人类是问题所在,也是答案本身。”人心即宇宙。
孔大山补充了此前科幻片不曾有过的、人类向内的深度探索。
结尾,老唐不再高谈阔论宇宙文明,而是给女儿写了一首诗;婚礼致辞上,依然无人在意他说什么,但是他神色坚定,仿佛只说给远方知音听。
你看,在找寻答案的途中,那些怪诞的同类,已经悄然赠与了他自愈的可能。
当你怀着“我精神状态不好就好这口”的心态走进电影院,最后会发现它具备打动每个人的要素。
这就像孔大山跳脱的个人特质,其实也脱胎于我们浸淫着的社会文化。
因此他的笔能写我之痛,他每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倒映在我们眼中。
记得路演中,有人问道:为什么用了麻雀这个意象?
孔大山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就因为它够普通,大家每天都能见得到。
但细想一下,用最普通的符号抵达最奇妙的想象,这不就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与一般科幻片的最大区别吗?
它并不试图构建大家从未见过的明日世界,而是在大家司空见惯的日常里,去实现诗意与哲学的超越。
他最珍贵的不仅仅是才华灵气,还有坚持自我的勇气——
坚持在荒诞中探索浪漫,坚持对世界抱以柔情与悲悯。
《法制未来时》里,孔大山曾犀利自嘲“老是沉迷于自我表达”。
《宇宙探索编辑部》证明了,他的自我表达同样可以通向最广泛的共情。
希望他那真诚且稀缺的表达,能一直为中国电影贡献与众不同的光与热。
金世佳主演电影《最好的相遇》:治愈之旅,爱的真谛!
2105 电影资讯 2025-01-03汪小菲凌晨喊话大S各自安好 目前该博文已被删除
1568 娱乐新闻 2025-01-03一定要保护好张译
1564 娱乐新闻 2025-01-03《康斯坦丁2》宣布被砍!遭到烂片牵连,项目进展十分绝望
1553 电影资讯 2025-01-03经纪公司否认李到晛上半年入伍:具体日期还没定
1523 娱乐新闻 2025-01-03赵雅芝酒红色长裙亮相海南电影节 仪态雍容优雅万千
1467 娱乐新闻 2025-01-03郭晓婷回应站过车保罗 表示提议没被采纳是合理的
1465 娱乐新闻 2025-01-0361岁杨紫琼回马来西亚跨年,带法拉利总裁男友聚会,二人感情稳定
1464 娱乐新闻 2025-01-03《芭比》发布预告 真人芭比开启喜剧冒险经历
1460 电影资讯 2025-01-03emmm,这惨不忍睹的爱情
1440 娱乐新闻 2025-01-03官宣!张若昀66集古装大剧即将上映,预约热度赶超《庆余年2》
1439 电影资讯 2025-01-03韩国总统夫人抢老公风头又被喷!脸越来越假,失礼翻车争议多~
1425 娱乐新闻 2025-01-03“生不了孩子”的奔四女老师,出轨自己学生,结局太现实
1403 电影资讯 2025-01-03被爆料养干儿子侵犯名誉 蒋雯丽将"娱记"诉至法院
1371 娱乐新闻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