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资讯 / 正面人物为什么总是扁平?

正面人物为什么总是扁平?

更新日期: 2025-01-06

总有人在张译微博下面问他为什么不宣传《狂飙》?某天该剧导演徐纪周点赞了一条微博,大意是说安欣本来是杨洋演的,张译从高启强换成了安欣,觉得人设不适合自己不想宣传。点完徐纪周说手滑了。

不知道传言的真假,但观众都看出来了,《狂飙》的副标题可以叫:《一个卖鱼佬的发家史》,所以高启强把张颂文彻底盘活了。安欣这个角色吧,只能说比侯亮平进步了不少,有了软肋、无力、善良,但比起鲜活的黑道大哥,实在是不够看的。如果换成杨洋,可能连人性弱点也没了。

这几乎是反腐扫黑剧的通病了,主角不是真正的主角,配角大放异彩。《人民的名义》那么火,但侯亮平是个失败的塑造,有演员功力的问题,也有剧本天然缺陷。剧里总是强调侯亮平的猴性,但你看到的永远是个义正辞严、气宇轩昂的派遣干部,猴性只活在台词里,没有任何行动和情节来表现。反而是祈同伟,一句胜天半子就足以让观众同情这个干尽坏事的人。

《金光大道》里有个主角叫高大全,从此他成为无瑕疵正面人物的代称,这类人永远浓眉大眼,虎目圆睁,一身正气,滴水不漏。安欣能让浓眉小眼的张译演,能让他展示出脆弱,已经比高大全好了很多,但还是没有办法压过反派,这是为什么呢?

人物不完整

高启强有非常完整的成长线:被人欺负的鱼贩子—收服欺压他的人——收服位高于他的大嫂、干爹——买通官员。他有完整的家庭成员:狂暴惹事的弟弟、忠实的小弟和杀手、讨厌的继子,以及关系紧密的妻子、妹妹、养女。

你知道他在旧厂街长大,恋旧,常常回老摊子看看,一直没有动安欣,因为对他有恩。聪明,安欣让他读《孙子兵法》就读了一辈子。专情,一生只有大嫂一个女人,系个白围巾就是许文强。

安欣有什么?无父无母的孤儿,虽说有两个父亲的铁哥们保驾护航,但从剧情上也看不出安长林和孟德海对他特别亲近,可能这也符合现实,毕竟不是亲的。他有过恋人,为了战斗放弃了。有过师傅、战友和徒弟,都死了。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他的孤勇,另一方面也舍掉了主角的社会关系,他能为了专心办案,六年不和青梅竹马联系,分手就一句“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全靠演员的表情和泪花,哪怕后面再给他一个想给女友发微信又反复斟酌删了的镜头也好啊!你不知道安欣住在哪,有什么爱好,但见过高启强的每一个家和他吃过的每一顿饭。

人物没灰度

为了减少正面角色的牵绊和软肋,安欣被嘁里咔嚓修剪成一个无欲则刚的圣人,除了查案没有别的场景,甚至很少单人出场。侯亮平有背景,安欣你说不好他算不算有背景,在小老百姓眼里是有的,所以这能成为他一直能活着的原因?

安欣的出身和历史清白到无可挑剔,他没有任何私欲,没有缺点,如果说有,就是心太软。其实有点毛病并不影响大方向,记得有一场戏是安欣送孟钰去机场,由于超速被交警拦下。安欣掏出证件,想让对方放行,本来到这就可以了,结果设置成交警放行了,他又要严格遵守规定了,把孟钰气跑了。

可是安心的心软又都是在小事上,比如给高启强递盒饺子,担心高被管理员欺负去他摊子上坐坐,这些细节给安欣增添了不少光泽。可他到了大事上又显得不那么有人情味。比方说他说服电力局的王力作证,王力被杀后他没有情绪反应。

正面人物的弦也没必要时刻紧绷着。能看出张译和编剧也想让这个人物没那么伟大,他在宣传科的摆烂,见调查组时的试探,审讯同事时的不忍,使他比侯亮平更像个活人。

有一个情节是挨打的老夫妇不愿意指证高启强,因为高送他们一套房子。调查组那俩人气愤地质问:一套房子就把你收买了?这话让人想起钟小艾谈起祈同伟被梁璐父亲收拾时那轻描淡写的一句:权力的一次小小任性。

这句话刺激到了多少人。才一套房子?安欣那是有人味儿的反应,他看到这套房子,转身就走了,不再费口舌。

这种细节再给安欣多一点就好了,还是太少。正面人物可以有缺点,而且可以不少,只要不影响他最终选择不就行了?

人物没成长

安欣从什么时候开始跟黑暗死磕的?从一开始,他从毛头小伙时就非常坚定非常轴,不像高启强是有转变的。如果说师傅、搭档、徒弟的死对安欣的坚定是有催化作用的,剧情里并没有给演员空间。师傅死的时候李响在现场,刺激的是李响;徒弟失踪多年,剧情没有交代安欣是多么焦虑,直到专案组来他才开始调查。只有李响是死在安欣面前的,所以磕他俩友谊的观众很多。

李响戏不多,都比安欣有弧光。他家在莽村,有个爱炫耀的老爹和狡诈的村主任。他屡次被赵立冬逼迫,用不值一提的加油卡收买他做脏事。他知道去做卧底收集赵立冬的证据,而安欣在赵立冬打明牌的情况下还是只盯着高启强,不是缘木求鱼么?

观众能看出来,李响的悲剧不是他笨,而是他的每封举报信都又回到了赵立冬手里。李响坚持不说出师傅有问题是为了师娘一家的下半生考虑,安欣却完全不考虑这个。所以同为正面人物,李响比安欣写得更让人共情。

安欣已经很苦了,但观众代入的是前半段爽文男主高启强。是不是苦情男主天然不招喜欢?也不是。近年来对正面人物塑造最成功的应该是《沉默的真相》,到现在我不记得坏人是谁,但记得江阳。

江阳就是有成长路径的,他从明哲保身,到被干部子弟的女友鼓励接下案子,女友退缩离开,他没有出身护体,只能一步步被打压,直到最后以自己的生命献祭。同为平民的观众,怎能不热泪长流?

而且这个剧的正义是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那么高尚,只是因为和江阳熟悉,被他的行为所震撼和感动,最终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当然,这种没有真正的胜利可能很难再现了,《狂飙》后几集孟德海的台词对不上口型,应该做了大量改动。

字是黑狗,越描越丑,文艺作品也是,不是基于作者意愿的改动,必然是有损伤的。一正一邪的人物关系,正派比反派更难出彩,但如果遵循着一条创作规律:正派有缺点,反派有长处,两个主角都能立起来。


THE END
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