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资讯 / 资讯 / 抱歉,这不是爱情,这是性暴力

抱歉,这不是爱情,这是性暴力

更新日期: 2024-12-29

网上,总会刷到这样的视频。

一名广西大叔,带着3000万越南盾(约人民币9000元)提亲。

视频中,被「选中」的女孩哭喊着拒绝。

换来的,只有拍摄者的哂笑,与不少网友的嘲弄。

买卖新娘,本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但在网络上,却日益发酵成一种笑话和玩梗。

殊不知,在越南某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山村,还有另一种「婚嫁」形式——抢婚

即使当地法律明令禁止,但至今仍有女性被绑架为妻的事件发生。

对于这样的现象,总有网友强调,「这是当地习俗,应当尊重」。

鱼叔今天就借一部新出的纪录片,聊聊这一陋习。

豆瓣8.7分,获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导演深入越南山村,揭穿其背后血淋淋的真相。

拍的只是越南,却又似曾相识——

《迷雾中的孩子》

Những đứa trẻ trong sương

提起越南电影,人们常有两种印象。

一种是美国越战片下模糊的异域群像。

一种是越南导演陈英雄镜头下的唯美暧昧。

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导演陈英雄

但我知道,这两种都不全面。

今年这部纪录片《迷雾中的孩子》,恰恰为我们揭开另一种风貌——

野生,粗粝,残酷,又真实至极。

越南北部,一个穷僻的山村。

一群赫蒙族女孩正在嬉闹。

三五结成一伙,架住其中一个,拖拽到远方。

她们模拟的,是这里每到过年就会上演的「节目」,绑架新娘

这是北越赫蒙族的「传统习俗」。

男孩本人或是男方家属,可以绑架心仪的女孩作妻子。

当地几乎所有的女孩,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出嫁的。

女孩,今年14岁。

三年前,她的姐姐被绑走了。

她回忆着「抢婚」那天的场景,像是描述一场稀松平常的游戏

但背过身后,琪也不住地感到惋惜。

姐姐被绑走时,不过是和她一样的年纪。

等到再见面时,姐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只想玩,但她的童年就此结束了。」

琪的童年,比较幸运一些。

她赶上了义务制教育的普及,成为了当地山村的第一批学生。

戴着红领巾,坐在教室第一排,不时起立回答问题。

现代文明与落后山村的割裂,是这里的常态。

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无故旷课,令老师大为光火。

有的要替家里照看水牛,有的要帮阿嬷收割玉米。

城里来的支教老师,无法接受这些五花八门的借口。

课余,琪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帮着家里干农活。

喂猪、插秧、砍柴。

年纪虽小,却比一般大人还要卖力。

手机,是她逃脱苦闷生活的出口。

琪早早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还玩起了社交软件。

她梦想着有天能带着母亲,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有多不同。」

琪的恋爱观也很现代。

她曾喜欢上一个渣男,在发现对方偷偷带别的女孩出去玩后,果断分了手。

初恋戛然而止,她却一点也不伤感。

反而觉得自由了,因为自己可以和任何人出去了。

「现在我自由了!」

很快,她在网上认识了新的对象。

是一个同龄的男孩,脸上仍写满稚气,却喜欢打扮成大人模样。

新年那天,两人相约一道去了集会,玩到兴起还自拍留念。

散场时,天色已暗。

男孩拉起琪往山的另一头走去,引得摄制组紧张地上前询问去向。

男孩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是个正派人,绝不会干绑架那档子事。

随后便牵着琪的手,一步步消失在了群山的云雾中。

「我很正派,不会绑架她。」

但那一晚,琪没有回家。

当她给母亲打去电话时,自己已经被绑到了男孩的家中

琪的母亲,是家中唯一一个上心的人。

她焦急地给琪打电话,要求女儿赶紧脱身。

并找到当天在场的同学,索要男孩家里的电话号码。

她要确保女儿的安全,不会被人贩子卖掉。

对于妻子的高度紧张,琪的父亲不以为意。

对着镜头,他开始讲述自己绑架妻子的往事

在他的描绘下,这是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浪漫故事。

然而,故事显然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琪的母亲,恨透了这段痛苦的婚姻。

丈夫失业在家,成日喝得醉醺醺。

很少干农活,也不管教子女,把家里的担子全推给妻子。

稍有不顺心,就会把气撒在家人身上,甚至出言侮辱。

「现在没人可以帮我了」

母亲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因此,早在女儿被绑走之前,她就多次管教。

警告女儿,要举止得体、懂得拒绝。

可是,母亲还是不得不向规矩低头——

被绑走的「新娘」,不应当逃婚,那会令娘家蒙羞。

很快,男方家长登门拜访,母亲抹不开面子,只好盛情款待。

「你女儿现在是我们家的人了」

在一番会谈后,她便顾不得女儿的意愿。

最关心的,是对方家里能出多少彩礼

10公斤鸡肉、100公斤猪肉、20升酒,成了不错的筹码。

当女儿打来电话表示不愿结婚,她开始失去耐心。

听着琪抱怨男孩的父亲酗酒易怒,她反而出言奚落

「还真给你挑到了完美先生!」

她像是在和琪斗气。

指责女儿没有听从自己的管教,不守「女德」,招来男孩的绑架。

如今又想要逃婚,让家里难办乃至蒙羞。

「你在调情时就应该知道后果了」

几则聊天记录,成了琪的罪证

母亲借此攻讦,男方也抓住不依不饶。

事实上,所谓的「调情简讯」,不过是普通的见面邀约

琪从头到尾都没有表露出想结婚的意愿。

在家中孤立无援,琪只好逃到了学校。

老师坚决地将她护住,却抵不住母亲的大闹,只好放人。

「我们回家吧,你们老师在骗人。」

「你躲在这会丢我们家的脸。」

再次回到家,母亲又开始给绑架者开脱。

要求女儿要理解并尊重男孩。

「他是真心的,所以你该尊重他。」

抢婚还是发生了

几辆摩托车倏然停在琪的家门口,男方的家人将这里团团围住。

他们一人一头,死死拽住琪的四肢。

起初,他们想晓之以理,灌输着结婚的好处。

「不管男方是谁,我还不想结婚。」

眼看说不通,他们便生拉硬拽起来。

琪拼命踢腿挣扎,他们却越发来劲,一度将她的衣服扯得七零八落。

在这场「抢婚」中,女性意外成为了主力军

男人们,大多保持缄默。

他们也不愿出手,仿佛明知这是一场无耻的勾当。

女人们,不住地说着男方的好话。

曾经的受害者,如今成为了加害者

琪的母亲躲在屋外,不忍直面女儿的遭遇。

本该最能共情女儿的人,如今却失了声。

她一再教导女儿恪守的女德,为自我套上的枷锁,并不能令其在这场合围中幸免。

她本人也成为了加害者之一

这部纪录片,引发了不少网友对纪录片伦理的讨论。

导演该不该干涉琪的命运,成为争议话题。

在纪录片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墙上的苍蝇」

意思是,拍摄者应该像苍蝇一样,凝视着被拍摄对象,不做任何干扰。

更有一条拍摄准则:只有不能干涉拍摄对象,才能保持影像的客观

琪在被绑架后,曾与导演(何黎艳)有过一次对话。

她感受到了简对自己的厌恶,询问缘由。

简直言:

「因为你把那当作游戏,结果掉进可怕的陷阱。」

在琪被男孩骗走的当晚,简其实可以拦住她,把她平安带回家中。

但她依然决定维持镜头的客观性。

这项准则,直到抢亲当天才被打破

男方的家属们,粗暴地拉扯着歇斯底里的琪。

简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伸出了阻拦的手。

她的力量自然是微弱的。

男人回头叫她滚蛋,女人上前拦住她摄影。

但,故事因此有了转机

琪的抗争,终于令抢亲队伍感到疲倦。

他们给了她一个机会——当面拒绝并喝下分手酒

两杯烈酒,令琪当场呕吐。

她也不得不像认错一般,说出客套的拒绝词。

「虽然你人很好,但我不会跟你走。」

但,若没有摄影机的在场,无人知晓这场闹剧会如何收场

这一年来,一则则影像记录着女性所遭受的伤害。

年初,一段生育八孩女性的视频曝光,引发全国热议。

年中,一段烧烤店多人暴打女性的监控录像曝光,震怒所有国人。

事实上,在镜头无法记录的角落,或许还有我们还看不到的伤害正在进行。

这些伤害需要被曝光,更需要被干涉、被阻止。

最可怕的是,许多伤害和禁锢还会被「习俗」的外衣被冠冕堂皇地遮掩、合理化

就像前不久的伊朗「反头巾运动」。

也有很多网友说这是他们的宗教习俗,应当尊重。

可是,当这种习俗已经脱离个人自由,甚至要以牺牲个人的代价来进行。

那就不该作为习俗而尊重,而应该作为陋习而摒弃。

纪录片中,有一幕令人汗毛倒竖。

醉醺醺的琪父借着酒劲,向拍摄中的简说出一句似真似假的玩笑话。

「我可以帮我儿子绑架你吗?」

个体的犯罪,有时源自群体的无知。

那个绑架琪的男孩,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甚至对着镜头表示,自己只是一时冲动。

「我还是个孩子」

可是这些冲动,对女孩的伤害却是一生的。

在影片结尾,琪坐在山顶上望向远方。

浓重的云雾,将此地团团围住,遮住了所有的陋习。

她的人生,只有在不断刺破后,才能迎来光明。

「多希望我能再当一次小孩!」


THE END
相关内容
*
*